「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富锦市: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粮都富锦

时间:2022-11-28 11:07:09 | 浏览:1659

东北网6月16日讯(记者王春颖)绿色的稻海、蓝色的天空、黑色的土地、红色的农机……所有色彩交织在富锦这片土地上,醒目美丽而又令人动容。日前,随着“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大型主题采访报道活动第一小分队的脚步,记者走进富锦市。富锦市国家湿地公园富

东北网6月16日讯(记者王春颖)绿色的稻海、蓝色的天空、黑色的土地、红色的农机……所有色彩交织在富锦这片土地上,醒目美丽而又令人动容。日前,随着“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大型主题采访报道活动第一小分队的脚步,记者走进富锦市。


富锦市国家湿地公园


富锦市万亩大地块示范区


  富锦位于松花江下游南岸,三江平原腹地,幅员面积82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20万亩,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3.6%,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里四季分明,天蓝、水清、地沃,为农业生产赋予了得天独厚的的生态条件,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国家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富锦市是全国著名的产粮大县,2019年粮食总产61.6亿斤,粮食产量连续四年位居黑龙江省第一位,粮食调出量达到92%,为国家粮食安全,为“中国饭碗”装满“中国粮食”作出了突出贡献。

  农业生产科技化。市、镇、村三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健全,共有农技推广人员239人,农业科技示范户900户,“互联网+农业”高标准示范基地32个,实现了科技人员、示范基地、种植户信息服务的有机统一,有效解决了农业技术成果转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让富锦农民敢种地、会种地、种好地。全市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8%,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覆盖率达到86%以上,优良品种普及率达到100%。

  基础建设标准化。建成了比较完善的防排蓄灌体系,新七星河等滞洪区和涝区工程,总控制面积2000余平方公里。正在建设的锦西灌区是2018年国务院确定的全国15个大型灌区之一,设计控制面积110万亩,建成后将从根本上解决富锦地下水超采问题。积极争取和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累计投入资金15.6亿元,已建成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130万亩。全市粮食总有效仓容2312万吨,日烘干能力7.8万吨,完全可以满足富锦及周边县市、农场粮食仓储需求。

  土地经营规模化。全市规模运营合作社546家、家庭农场710家、千亩以上种植大户207户,种养大户7720户,带动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89万亩,规模经营面积超过420万亩,分别占市属570万亩总耕地面积的50.7%和73.68%,为节本增效、农民增收奠定了基础。

  栽培管理机械化。全市拥有拖拉机3.6万台、农机具4.8万台套、联合收割机5221台、插秧机1.71万台、45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总动力达到135万千瓦时,田间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8.37%。在正常条件下,全市8天可以完成水田插秧,7天可以完成旱田播种,12天可以完成农作物收获。

  多年来,富锦市委、市政府狠抓绿色粮食基地建设,坚决禁止高毒、长残效农药使用,全市“三减”面积达到130万亩,全市耕地全面积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建成有机食品原料基地3750亩,建成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面积400万亩,粮食产量、粮食品质、粮食仓储能力均排在全国前列。

相关资讯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防城港新闻资讯网恒洁卫浴资讯网暑假旅游攻略网书法培训网湘潭新闻头条网艾灸知识网四川旅游网今日邯郸西凤酒股票网珠宝首饰网张子枫影迷网代驾平台资讯网白洋淀旅游攻略垃圾分类网生肖马运势网
今日佳木斯-佳木斯市位于东北亚经济圈中心地带,北隔黑龙江、东隔乌苏里江分别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和比罗比詹市相望,佳木斯市地处世界仅存的三大黑土平原之一的三江平原腹地,地势平坦,沃野千里。佳木斯是中国最东端的城市,是中国大陆最早迎接太阳升起的地方,被誉为中国“东极之城”。
今日佳木斯 jianzhixiong.com ©2022-2028版权所有